當前位置: 首頁>> 今日中國>> 中國要聞
 
從故土到新家—探訪首批落戶上海崇明島三峽移民
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gymcjnpx.com   2011年11月20日 09時10分   來源:新華社

    新華社上海11月20日電 十多年前,舉世矚目的三峽大壩動工在即,100多萬人為了國家重點建設,懷揣對未來生活的憧憬,離開祖祖輩輩生息的那片土地,人類文明史上一場罕見的大遷徙拉開了序幕。十年歲月如梭,離開故土的他們,如今在異鄉(xiāng)生活得如何?

    帶著幾許疑問、一腔牽掛,記者來到位于長江入??诘纳虾3缑鲘u——眾多三峽移民安置點之一。

    安家

    深秋時節(jié),崇明縣城“海島星城”小區(qū)三室一廳的房子里,50歲的移民徐繼波為記者找出用了十年的記事本,不難看出有著高中學歷的他是個有心人。

    “這個本子專門記錄離開重慶云陽縣河口村老家以后的事情,這也是歷史”——“2000年8月13日上午10點30分,我們夫妻帶著兩個女兒從云陽港登上‘江渝9號輪’,一船150戶移民共600人。17日早上8點40分到達第二故鄉(xiāng)崇明,停泊在南門港碼頭?!?/p>

    “我是第一個踏上崇明島陸地的三峽移民!”徐繼波話語中略帶自豪。

    記事本上記錄著徐繼波一家在崇明十多年的變遷。他們先被安置在侯家鎮(zhèn)橫河村,后合并到陳橋鎮(zhèn)鰲山村。2004年6月,因土地征用,他們一家從農民變成了市民;2008年拿到了兩套“海島星城”三居室拆遷安置房,8月28日住進小區(qū)……

    記者環(huán)顧徐繼波的家,各類家具和電器一應俱全??蛷d兩面墻上,貼著畫有幾枝梅花和桃花的壁紙,頗有意境。“都是女兒們貼的。裝修是我找老鄉(xiāng)自己干的!”徐繼波臉上漾著幸福和驕傲。 從徐繼波的家出來,記者又前往崇明縣陳橋鎮(zhèn)侯南村。大片稻田盡頭,棟棟農家小樓在濛濛煙雨中時隱時現(xiàn)。進村不遠,便是57歲的移民黃志貴家。黃志貴正與鄰居談天說笑,如若不是他那口“重慶普通話”,還真不知道他是重慶云陽縣人。

    昔住長江頭,今居長江尾。十多年前,黃志貴和“崇明鄉(xiāng)親”還相隔千里、素不相識;十年過去,黃志貴和“三峽鄉(xiāng)親”都已經成為地道的崇明人。

    2000年8月,黃志貴一家和另外兩戶移民在崇明縣陳橋鎮(zhèn)侯南村安家?!拔覀儧]到之前,崇明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建房補貼和貸款,幫我們建了小樓,還備好了柴米油鹽,確確實實是‘拎包入住’?!秉S志貴指著身后的兩層小樓對記者說。

    上海市農委三峽移民協(xié)調服務辦公室負責人計培鈞告訴記者,上海從1999年到2004年共接收安置了1835戶7519位三峽移民。出于“相對集中、分散安置”和“融通、融合、融化”的理念,移民被安置在7個郊區(qū)縣,分布在60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388個村。

    “安置村的交通都比較便利,距離集鎮(zhèn)最遠不超過3公里?!?計培鈞說,“按照上海市的政策,每戶移民都由政府代建新樓房。而像徐繼波這樣經歷動遷安置‘農轉非’的三峽移民,在上海也不在少數(shù)?!?/p>

    崇明縣民政局局長沈志強介紹說,崇明分三批接收了1514位移民,是上海安置移民人數(shù)最多的區(qū)縣。為了幫助移民更好更快地安家生產、融入當?shù)?,崇明縣采取分散安置方法,共有115個村民小組接收了移民,每個村民小組安置三戶?!笆嗄陙恚龒{移民融入了崇明,也給崇明帶來了新的活力?!?/p>

    安身

    根據政策,上海給三峽移民每人分配一畝責任田和一分自留地。“云陽的水稻耕種方法和習慣跟崇明不太一樣,村里人就手把手教我們,還有幫工隊幫著干活。”黃志貴對記者說。如今,黃家種著4畝田,每年種田收入有3500多元。

    “移民們到上海時,每戶的自留地上,辣椒、青菜、茄子等蔬菜都已經種好了?!庇嬇噔x說,“承包地上,當?shù)卮迕褚惨褞兔Π阉痉N上了,秧苗已經拔得很高。”

    侯南村村支書陸斌拍著黃志貴的肩告訴記者:“我們是好朋友,他要強,但有困難村里會盡量幫助解決。”黃志貴笑著說:“除了種田,我在村里還有兩個工作,做保潔員,月收入700元;做水渠管理員,年收入3000元。另外,政府每年還給移民每人600元補助費;老伴因病每月領取100多元的農村低保。我還出租房屋,我們老兩口每年的收入有一萬五左右呢?!?/p>

    徐繼波則告訴記者,他一直在離家很近的上海能仁機械廠工作;妻子被納入上海市“萬人就業(yè)項目”,在自家小區(qū)擔任保潔員。加上另一套房屋的出租所得,他們每月收入有3000多元?!安凰愀辉?,但日子過得很溫暖很穩(wěn)定。”

    “三峽移民落戶后,上海在保障他們耕地的同時,還積極幫助、推薦他們到第二產業(yè)和第三產業(yè)就業(yè)?!庇嬇噔x說,“現(xiàn)在,每戶移民家庭平均有1.5個勞動力在從事二產、三產,既增加了收入,也讓他們生活得更加穩(wěn)定。”

    安心

    “移民安置是一項長期工作,完全融入當?shù)乜赡苄枰淮藭r間,也就是20年左右?!庇嬇噔x說。事實上,讓崇明島上的三峽移民最安心的,的確是他們第二代、第三代在第二故鄉(xiāng)的成長和發(fā)展。

    黃志貴有一雙兒女,如今,兒子娶了一位湖北媳婦,孫子已9歲,在村里讀小學;女兒嫁給鄰村的本地青年,6歲的外孫滿口流利的崇明話?!拔覀兒陀H家關系很好,外孫經常在我們家吃了晚飯,再送回爺爺家睡覺?!秉S志貴綻出了一臉笑容。

    徐繼波的大女兒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從事文員工作,小女兒正在西南財經大學讀大二?!拔页3λ齻冎v,在這里你們有更多的發(fā)展機會,起點也更高。我的愿望就是,全家人都能在上海安家置業(yè)?!?/p>

    根據統(tǒng)計,上海目前有65名三峽移民女青年與當?shù)厝私Y婚,有10名當?shù)嘏嗄昙藿o了三峽移民。在上海入黨、入團的移民各有數(shù)十名,還有的移民被選為村委會主任,有的則成為區(qū)縣、鄉(xiāng)鎮(zhèn)的人大代表或黨代會代表。

    數(shù)以千計的三峽移民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新家。在落戶崇明的徐繼波、黃志貴看來,他們的新家不光有故土的溫情,還有變遷帶來的新希望,用他們的話說,“是一個真正的家?!保ㄓ浾?崔俐莎、姜微、崔潁、楊金志)

 
 
 相關鏈接
· 變中求進:三峽移民村“豐峽村”的幸福新生活
· 重慶市加大后期扶持工作 助推三峽移民增收致富
· 國務院三峽辦公示28項三峽移民工程科研優(yōu)秀成果
· 三峽移民轉化為適應新庫區(qū)發(fā)展需要的建設大軍
· “移土培肥”為三峽移民人均再造半畝“當家田”
· 重慶確定幫扶重點促進三峽移民安穩(wěn)致富工作
 圖片圖表
 欄目推薦
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(zhí)法監(jiān)管
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(guī) 央企在線 新聞發(fā)布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